国家京剧院
重要新闻

当前位置: 首页 / 剧院动态 / 重要新闻

梅花竞放 戏聚东方丨国家京剧院王越携京剧《铡判官》参评第32届中国戏剧梅花奖

信息来源: 发布日期:2025-04-18

第32届中国戏剧梅花奖终评剧目京剧《铡判官》

演出时间:2025年5月14日14:30

演出地点:上海市浦东新区文化艺术指导中心东·剧场

中国戏剧梅花奖是由中央批准,中国文联、中国剧协共同主办的中国戏剧表演艺术最高奖。由中国文联、中国剧协、中共上海市委宣传部联合主办的第十届中国戏剧奖·梅花表演奖(第32届中国戏剧梅花奖)终评活动将于2025年5月8日至21日在上海隆重举办。活动将以“梅花竞放戏聚东方”为主题,除了17台终评剧目集中展演外,还将开展34场演前导赏及演后谈、1场主题研讨会、1场获奖演员惠民演出等系列活动。梅花奖终评将以剧目现场展演的形式进行。经终评评委现场观摩后,差额评出15名获奖演员,结果将于5月21日晚举行的“中国戏剧梅花奖、曹禺戏剧文学奖颁奖晚会”上,与第26届曹禺戏剧文学奖的5部获奖剧作一同揭晓。

国家京剧院一级演员王越携经典传统剧目《铡判官》参评第32届中国戏剧梅花奖。该剧由孙元意担任复排导演,李长春、孙桂元担任指导老师,武胜担任音乐设计及部分唱腔设计,宋洋担任剧本整理,剧情扣人心弦、表演精湛绝伦,将于5月14日在上海市浦东新区文化艺术指导中心东・剧场上演,再现剧中风云变幻,敬请期待!值得一提的是,在国家京剧院2025年“春之声”演出季中,王越也将于5月5日在北京梅兰芳大剧院登台献艺,演绎此剧。

《铡判官》是京剧、汉剧、豫剧等剧种中的代表性剧目之一,源自京剧连台本戏《普天同乐》,展现了包拯清正廉明的形象,弘扬传统美德。该剧起源于清代,是一出骨子老戏,经国家京剧院孙元意、李长春、孙桂元、宋洋加工整理,删减了拖沓的过场戏,突出主要场次和人物,加快包拯出场时间,使角色更加饱满,符合当代观众审美和守正创新理念,弘扬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该剧不仅考验表演者的功底,更注重戏情戏理与动作的契合,塑造了有别于其他剧目的包拯形象——铁面无私中兼具仁慈温良,为这一大众熟知的角色赋予了新的审美视角。在多数包公戏中,包拯的核心动作是“审”与“判”,用于展现其清正廉明的形象,如《秦香莲》《遇皇后》等。但《铡判官》有所不同,公堂戏仅一场,唱段以【摇板】为主,表现包拯日常工作状态,而非重点场次。该剧的核心在于包拯地府寻找柳金蝉和与五殿阎君的辩驳。此部分通过唱念做表塑造包拯“找”与“辩”的形象,尤其考验表演者对节奏和分寸感的把控。包拯作为沉稳冷静的角色,虽内心焦急,外在动作仍需保持克制,这对表演者提出了更高要求:如何用细腻的动作表现内心的急迫,同时维持角色一贯的沉稳形象。

王越,国家京剧院一级演员,工铜锤花脸,宗裘派。研究生学历,毕业于河北省艺术学校,第五届中国京剧优秀青年演员研究生班研究生。文化和旅游部全国戏曲领军人才。民盟盟员。师从窦国启、何坦、郭铁牛、耿文超、李欣等名家,拜裘派艺术传承人李长春为师。擅演剧目:《锁五龙》《大·探·二》《赤桑镇》《铡美案》《将相和》《遇皇后·打龙袍》《姚期》《铡判官》《捉放曹》《断密涧》《李逵探母》《盗御马》《汉宫惊魂》、新编历史剧《紫袍记》《陈廷敬》《五台圣境》《赤壁》《大明城墙》、现代京剧《西安事变》《党的女儿》《脚印》。获奖情况:2010年第二届中国少数民族戏剧汇演优秀表演奖;2012年第七届全国青年京剧演员电视大赛金奖榜首;2012年全国京剧优秀青年演员折子戏展演优秀表演金奖;2013年山西省宣传文化系统“四个一批”人才;2013年“全国艺德标兵”称号;2014年第九届全国戏剧文化奖“表演大奖”;2014年参加第七届中国京剧艺术节主演新编京剧《紫袍记》;2017年《陈廷敬》《西安事变》《脚印》《大明城墙》参加第八届中国京剧艺术节剧目展演;2019年中宣部“宣传思想文化青年英才”;2020年第三届中国京剧之星;2021年首部8K全景声京剧电影《捉放曹》参加中美电影节,获“金天使奖”;2022年获文化和旅游部“全国戏曲表演领军人才”。

王越介绍,他学演该剧是在二十多年前,当时在恩师一招一式的指导下,需要完成的是有板有眼、有规有矩的字正腔圆;二十多年后的今天,在字正腔圆的基础上,他追求并逐渐实现的是有根有源、有依有据的戏情戏理。从“字正腔圆”到“戏情戏理”,对他而言是一个逐步揣摩、逐渐严谨的漫长思考过程,这其中需要细心、耐心,更需要时间年龄的积累,以及随之在不同人生阶段下的感悟。

剧情介绍:少女柳金蝉与表兄颜查散自幼订婚,柳父嫌贫爱富,意欲退亲。金蝉爱重表兄,私赠金钗表明心迹。正逢元宵佳节,金蝉随父母上街观灯,一家走散,金蝉遇屠户李保谋财害命,死于喜鹊桥边。颜查散归家,路过喜鹊桥被拿获,知县在他身上搜得金钗,与死者遗物成对,遂判为凶手,并领得刑部文书,将颜处以绞刑。包拯见案情蹊跷,亲下阴曹、探查阴山,寻得金蝉,从油流鬼口中得知判官张洪为屠户李保舅父,为包庇其罪行,偷改生死簿,造成冤案。包拯铡判官,平反冤案。

复排导演:孙元意

指导教师:李长春孙桂元

音乐设计:武胜

剧本整理:宋洋

剧中人……饰演者

包拯……王越

张洪……刘魁魁

柳金蝉……刘梦姣

秦广辉……胡滨

油流鬼……王超

颜查散……陈旭之

颜母……郭瑶瑶

李保……王珏

江万里……韩富超

张千……王雪松

李万……刘搏

柳自芳……刘垒

司鼓:王鹭雨

操琴:冯震宇

演出:国家京剧院一团

舞美:国家京剧院制作和舞美中心

版权声明 隐私声明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Copyright©2010-2017 All Right Reserved版权所有:中国国家京剧院 京ICP备14028447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461号

电话:(010)58519688传真:(010)58519608信箱:zhongguojingju@vip.sina.com 总访问数 :225325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