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京剧院
国粹撷英

当前位置: 首页 / 艺苑殿堂 / 国粹撷英

刘连群:忆李世济老师

信息来源: 院办 发布日期:2016-06-28

  2016年5月8日,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李世济老师于久病后辞世,享年83岁。这是今年几个月来,继95岁高龄的尚门弟子吴素秋、82岁的梅派掌门人梅葆玖之后病逝的又一位承前启后的流派重要传人,一代名伶相继离去,不能不引起京剧界内外的痛惜和思念。                                                          

  生命的自然规律是不可抗拒的。近些年,我多次参加春节前探望老艺术家的活动,日子长了,就积下愈来愈深的感受。今年从世济老师正在接受透析的重症病房出来,想起就在一个多月前,一起参加研讨会,她由于糖尿病并发症而视力极弱,我照例凑到眼前打招呼,她还扬起脸含笑应答:“噢,老刘啊……”而此刻,她正于病榻昏睡,已不复昔日景象了。我不禁对同行的朋友说,人们常讲的“衰老”两个字,其实应该调换一下顺序,衰者未必老,老也未必就衰,但如果老字当头,衰就确实是难以逆转的必然趋势了。

  老艺术家离去激起的反响,是被他们生前在事业上的奋斗、成就和影响所决定的。或许到这个时候,人们对他们在特定历史时期做出的贡献及其价值,才会有更为全面而深入的认识。

  我第一次看李世济的戏,记得是1958年初夏,北京京剧团来天津中国大戏院演出,她和老生名家陈少霖在日场演《三击掌》。她在台上显得很年轻,稍有些胖,但扮相端庄明丽,演唱情绪饱满,中规中矩,老戏迷们议论很像程砚秋,看来是得过真传的。确实,北京京剧团大师云集,她作为年仅25岁的青年演员,没有一定的艺术造诣是很难立足的。后来,她相继与马连良、谭富英、裘盛戎等合作,饰配角或演“对儿戏”,开始广为观众所熟悉。过后多年再听她那时的演唱录音,老戏迷们的评价不错,她早年学习程派的基础是规范而扎实的。和大师们同台,是她广泛汲取艺术营养,在丰富艺术积累中深造、提高的时期,六十年代前后,她还排演了现代戏《刘三姐》《南方来信》,显现出在继承中创造的艺术追求。

  接下来,是十年浩劫的非常岁月。等到阴霾终被驱散,新时期百废待兴,饱经摧残的京剧群芳凋零,大师、艺术家创造的流派艺术和经典剧目后继乏人,抢救和传承的重任,就首先历史地落在了得前贤艺术真谛、仍葆有强劲的艺术实力和旺盛活力的一代传人身上。我一直认为,在当时特殊的背景下,有无这样优秀的传人,决定着流派的生机。李世济和梅葆玖等艺术家一样生逢其时,不辱使命,应该说都对本流派乃至京剧艺术的复苏和振兴做出了不可或缺的宝贵贡献。

  李世济在北京率先恢复上演了曾经被禁的程派经典剧目《锁麟囊》,反响强烈,老观众在台下看得欣喜落泪,台上的演员受到感染,情绪高涨,戏结束时频频谢幕,还跳下台去,同观众握手、相送。而后,她领衔率团到各地巡演,让程派代表剧目重现舞台,广受欢迎。一段时间几乎每年都来天津演出,始终保持着红火的“明星效应”,带动了程派艺术的传播和普及,每场戏散后,都会有许多观众簇拥在第一工人文化宫后台门口,等候和她见面。一位青年演员后来告诉我,当时还在上学,就是看了她的戏才喜欢上程派的。

  在我的记忆中,她演的戏最火的首先还是《锁麟囊》,除了剧本的基础好,重点场子的程派唱段精彩,她的表演也确实把人物演活了。印象最深的有“粥棚”一段戏,主人公薛湘灵流落异乡街头,见到老仆胡婆还犯阔小姐毛病,招呼 “开饭”,好容易讨来一碗粥,又慈心萌发,转送给一位素不相识的老婆婆,这段过程都演的自然、生动。最感人的是接下来的一幕,胡婆为了让她有安身之处,建议她去卢府当佣人,她起先反感、多疑,经过劝说、开导,无奈答应了,又与胡婆难舍难分,李世济和饰演胡婆的丑行名家曹世才老先生演得情真意切,丝丝入扣,薛湘灵几番欲走又回,哀声呼唤胡婆,把未经沧桑的富家女对一个陌生环境的恐惧、担心,处境的无奈和无助,视胡婆为唯一依靠的心理,都贯注于那一声声音调、语气不同的凄伤呼唤中了;而胡婆多次应声返回,强忍着哀怜劝慰,二人四目相对,在舞台上的距离随着呼唤、应答而时近时远,却似有一条无形的线连着,难解难分,也同时就牵动着观众的心弦,到胡婆泣声应允会常来看望,频频拭泪、招手,转过身去,薛湘灵依依不舍地目送她下场时,台下顿时爆发了满场彩声。那是被台上人物激起情感共鸣而鼓掌,有的观众含着眼泪,这在传统戏演出中是不多见的,后来看到的不同组合的《锁麟囊》,此处很难演到李、曹两位如此感人至深的程度了。

  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是李世济艺术生涯的高峰期,不仅演出频繁,而且在生活也是艺术伴侣、著名琴师唐在炘的辅助下,创排了多部新编剧目,同时结合自身的条件,在演唱的咬字、发声和行腔上不断进行新的探索,逐渐形成了自己的个性特色。那时我在市文联工作,看世济老师的戏和台下交流比较多,了解到她早年拜程砚秋为义父,上医科大学时毅然转向投身京剧,有过许多波折和困难的经历。对于“文革”后京剧的生存环境和传承使命,她有着自己的思考和追求。她的舞台表演更为重视塑造人物,刻画角色内心活动,力求以情动人,吸引观众,是和她的文化修养,并且主动观摩、借鉴话剧和电影等兄弟艺术的优长分不开的。我接受一位爱戏的文联老领导王克增秘书长的建议,曾经写过她拜程和执着于艺术探索的文章。

  李世济的新编或改编剧目有《陈三两》、《武则天轶事》、《玉簪误》等。新腔随新戏迭出,唐在炘的唱腔设计和主导、改良的乐队发挥了重要作用,京剧的文场伴奏乐器早年只有 “三大件”,二十年代梅兰芳添加了京二胡,五十年代北京京剧团增加大阮、中阮,唐在炘在八十年代又加笙和中胡,进一步充实了乐队阵容,增强音乐表现力,同时他坚持“伴奏”的艺术定位,追求与演唱浑然一体,李世济平时吊嗓,也是“八大件”齐上,保证了演出时的默契配合。这支被丰富和强化了的文场乐队,顺应了京剧音乐发展的需要,被誉为“中国京剧第一交响乐队”,作为程派戏伴奏的“样板”,被各院团普遍采用。

  在那期间,李世济还投身于中国京剧音配像工程,为程砚秋和自己的演出录音配像。由于工作繁忙,体力不支,在为她和马连良合演的《三娘教子》配像时,曾经两次休克,仍然坚持于当天完成了任务。后来在庆祝音配像工程胜利完成的电视晚会上,她深情回顾了13岁在上海时,程砚秋收她为义女,对她的呵护、教诲,后来又得到梅兰芳、马连良等许多老师培养和指导的从艺历程,表达了当事业需要的时候,就应该为京剧艺术尽忠,为前辈、老师尽孝,让京剧艺术世代传承下去的坚定信念。

  那时,她也在课徒授艺了,仅在天津就先后收了刘桂娟、李珮泓、吕洋三位弟子,后来都成为了院团的主要演员。

  李世济在艺术上是勤奋而执着的,像许多老艺术家一样,视戏如命,戏比天大,在生活中又是极为刚强的。新世纪以来,她的家庭连遭不幸,先后失去了独生儿子和相依为命的老伴,人们都担心她能否经受得住,但她坚毅地挺过来了。患病以后,依然坚持参加京剧以至文艺界的重要活动,在研讨会上往往能够听到她对一些经典剧目的真知灼见,病情渐重,后来坐着轮椅也要亲赴现场指导弟子排练。吕洋等一台青年演员排演新戏《香莲案》,她担任艺术顾问,从始至终给予了全力支持和帮助,为塑造京剧舞台上的第一个程派秦香莲形象,倾注了大量心血。

  在李世济身上,“衰老”两个字,因老而衰的是身体,老而不衰的是精神。而精神之火,是不会随着生命的老去而熄灭的。


(作者系著名戏曲理论家、剧作家,天津市戏剧家协会副主席)

版权声明 隐私声明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Copyright©2010-2017 All Right Reserved版权所有:中国国家京剧院 京ICP备14028447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461号

电话:(010)58519688传真:(010)58519608信箱:zhongguojingju@vip.sina.com 总访问数 :225325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