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京剧院
国粹撷英

当前位置: 首页 / 艺苑殿堂 / 国粹撷英

京剧名丑孙盛武

信息来源: 转载自《剧艺审美创新今昔谈》 发布日期:2010-11-19

孙盛武(1914—1986)原籍河北河间,生于上海,童年随父(著名武旦老云中凤)生活在江南。1918年其父因染霍乱病逝于宁波,其母悲恸过度月余后亦逝世,年仅四岁的孙盛武便成了孤儿。旋即被其大伯(孙毓堃之父)接到北京,次年入“富连成”学艺。在富社因他年龄最小,倍受师长怜爱,入社数月后就以囡囡生上台演戏。其后,老前辈们因材施教,萧长华、郭春山等先生和金喜堂等师兄,先后教他小花脸戏。由于年龄过小,他坐科时间竟长达九年。出科后仍留在富社演戏,并与叶盛章一道向王长林前辈学艺。离富社后,多从当代名家搭班演戏,四、五十年代较长时间与李少春、袁世海稳定合作,直到参加中国京剧院成为一团的主要丑角演员。
他学戏早,演戏多,师承阅历广,戏路宽,表演经验丰富,而且善于创新,以方巾、袍带等大丑戏见长。像《群英会》蒋干之类的传统角色,他是继萧长华之后最理想的人选。他还创造了《野猪林》中高衙内等一系列新的舞台人物形象,是京剧界难得的丑行表演艺术杰出的人才。
孙盛武创造的人物,最善于从剧情、人物身份和丑行在戏中的特定作用等方面,合理有度地把握角色,处理表演节奏。因此他贴戏紧、入戏深,出戏自然,演出效果恰到好处,深受同台演员和观众欢迎。在唱工上,他嗓音清亮,以传情为主,尤其擅长“衬”、“躲”生净等角色的主唱。在身法上重规范,讲分寸而又神形生动。念白方面他功深底厚,极讲究“迟、句、顿、挫”,有时一句拉长达到感情转变;有时字一露头就马上连接;有时又在一字一顿中刻画人物。真可谓高低长短配合有致,在舒展中见伶俐流畅,在连珠吞吐中显现其从容不迫。他在插科打诨中,非常注意切合剧情与身份的抓“哏”出戏,因此总能达到不拖不洒一句点到,不温不火的理想效果。可见其深得不频、不厌规规矩矩而又招人喜欢的丑行表演奥秘。



版权声明 隐私声明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Copyright©2010-2017 All Right Reserved版权所有:中国国家京剧院 京ICP备14028447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461号

电话:(010)58519688传真:(010)58519608信箱:zhongguojingju@vip.sina.com 总访问数 :225325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