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京剧院
国粹撷英

当前位置: 首页 / 艺苑殿堂 / 国粹撷英

李洪春传略

信息来源: 转载自《剧艺审美创新今昔谈》 发布日期:2010-11-19

李洪春(1898—1990),梨园世家,北京人,生于清光绪二十四年四月初五(1898年5月25日)。其父李春福是著名花脸演员,曾在谭鑫培的“同庆班”,余玉琴、俞菊笙的“福寿班”任管事,因此李洪春得以学艺名门。他七岁入陆华云主办的“长春班”学艺,艺名李春才,次年正式登台演出。曾先后师从姚增禄、陈椿元、陈华云、吴和吉、吴连奎等前辈,学习小生、武生、老生戏。1907年,因陆华云逝世“长春班”解散,李洪春则回家随父学习武戏。1908年,光绪、慈禧相继病逝,在所谓“国服”期间,北京照例不准唱戏,为生活计,始改名李洪春随父去保定、天津、山东、山西、河南等地演出。十四岁时,拜刘春喜(谭鑫培弟子)为师学“谭派”戏,同时也向丁连升、赵春瑞等学习“黄(月山)派”武生戏。
1918年李洪春二十岁时,拜著名表演艺术家王鸿寿(艺名三麻子)为师学习红生戏。所学关羽戏颇得真传,艺术精湛。在长期的舞台艺术实践中,他塑造的关羽形象,富于凝重、威武、儒雅、高傲的性格特征,在同行和观众中都享有盛誉,故有“活关公”之称。此外,他在许多剧目中塑造的黄忠、赵云、秦琼、岳飞等形象,也都以性格鲜明著称于世。
李洪春在七十年的舞台生涯中,与陈德霖、王瑶卿、王鸿寿、汪笑侬、杨小楼、尚和玉、梅兰芳、程砚秋、尚小云、荀慧生、高庆奎、马连良、周信芳、雷喜福、程继先、金仲仁、盖叶天、金少山、郝寿臣、侯喜瑞、芙蓉草、筱翠花、徐碧云等艺术大师同台演出,无不被誉为珠联璧合,相映生辉。
李洪春能戏多、戏路宽,他不仅是一位博大精深的表演艺术家,而且还是一位卓有贡献的戏曲教育家。他先后在北京国剧研究会、斌庆社、荣春社、中华戏曲专科学校、西北戏校,以及陕西正音国剧社、上海戏校、中国戏曲学院等处任教,培育了许多有成就的艺术人才。他单人授徒时,还培养出李万春、王金璐、宋遇春、曹艺斌等著名表演艺术家。
李洪春于1951年加入中国戏曲研究院、中国京剧院,他的代表剧目有:《斩熊虎》、《斩华雄》、《斩车胄》、《千里走单骑》、《古城会》、《汉津口》、《华容道》、《战长沙》、《单刀会》、《水淹七军》、《走麦城》等40余出。他还参与整理改编和导演了许多剧目。他导演《渡阴平》获导演奖;他为《十三妹》作艺术总编导,又获文化部颁发的荣誉奖。
他在1965年退休后,仍在为京剧事业和社会公益事业作力所能及的奉献,晚年还在热心授徒。86岁时还参加为中国少年儿童基金会举行的义演。90岁高龄了,他还为残疾人连续义演了三天。他的著作《京剧长谈》和《关羽戏集》均已出版。



版权声明 隐私声明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Copyright©2010-2017 All Right Reserved版权所有:中国国家京剧院 京ICP备14028447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461号

电话:(010)58519688传真:(010)58519608信箱:zhongguojingju@vip.sina.com 总访问数 :225325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