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京剧院
国粹撷英

当前位置: 首页 / 艺苑殿堂 / 国粹撷英

【中国文化报】创作是我们的中心任务

信息来源: 院办 发布日期:2016-10-11

   尚长荣

   裴艳玲

   于魁智

   李莉

   姚金成

   张曼君

   王晓鹰

   韩再芬

   茅威涛

   孟广禄

   张凯华

   尹晓东

  2014年10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文艺工作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强调指出创作是文艺工作者的中心任务。2015年7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支持戏曲传承发展的若干政策》。在习近平总书记文艺工作座谈会重要讲话精神指导和国办戏曲政策支持下,全国戏剧戏曲工作者深入生活、扎根人民,坚持艺术创作生产“三并举”,关注现实,潜心创作,一批表现重大革命历史事件和关注当下现实生活的佳作纷纷涌现,一批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新编历史剧和整理改编作品竞相上演,形成了戏剧创作日益活跃、演出市场不断升温的生动局面。同时,从中央到地方,各种形式的戏剧展演、会演活动接连举办,营造了良好的社会氛围。文化部艺术司约请了部分戏剧戏曲界的知名编剧、导演、表演艺术家及院团管理者撰写相关文章,我报于10月11日、13日分别刊发,以飨读者。

   对当下戏曲创作的一些思考

   尚长荣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强调“文艺工作者要创作生产更多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有机统一的优秀作品”“文艺不能当市场的奴隶,不要沾满了铜臭气”,这为文艺创作提供了根本的遵循和底线。我们应该清醒地看到,之所以将之重点强调,这与文艺战线中长久出现的一些“顽疾”不无关系:某些文艺工作者一头扎进金钱的漩涡不可自拔,没有过硬的演技、没有叫得响的作品、没有最起码的职业道德,动辄几百万元、上千万元的薪酬,占据了一部作品制作成本的大部分。更有甚者,仅靠花边新闻等“打擦边球”的方式就能占据媒体、提高收入,这实在是玷污了“演员”这个神圣的职业。受之影响,戏曲界也出现过唯市场论、唯金钱论以及唯西方论的人心浮动。文艺创作若是只讲市场,最终必将跌入金钱的陷阱,将文艺事业带入死胡同。

   目之所及,文艺工作座谈会召开以来,这股歪风得到了及时的抑制,但我们仍需慎之又慎,在努力提高作品艺术品质和社会价值的同时,也要提高文艺工作者自身的文化自信、文化自觉意识以及斥责、批判、纠正这股歪风邪气的胆魄和勇气。

   此外,文艺创作中的僵化和异化问题也值得我们关注。我认为,戏曲是“活”的、流动着、发展着的艺术。继承与创新,是戏曲发展中两个绕不开的话题。我们应时刻谨记,继承不是原封不动的固守,传统需尊崇但不必故步自封,更无须将自己裹挟在僵硬的思维和体制下;创新也不是无根无序的胡闹,打开思路是好事,但一切皆需以夯实基础、尊重艺术本体和艺术发展规律为根本。没有传统的创新以及没有创新的传统都会离戏曲的本源、艺术的本质越来越远。这是天平的两端,亦是问题的两端。

   这几年,我也看到许多基层院团仍不失对传统艺术的坚守,不失文艺人应当秉持的社会责任与文化担当,创作演出了很多老百姓喜欢的优秀作品。作为文艺工作者,要清楚自己的历史定位、时代定位和文化责任,唯有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不忘初心,方能出精品。

   艺无止境  勇攀高峰

   裴艳玲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为新时期中国文艺的发展指明了方向。“推动文艺繁荣发展,最根本的是要创作生产出无愧于我们这个伟大民族、伟大时代的优秀作品。文艺工作者应该牢记,创作是自己的中心任务,作品是自己的立身之本,要静下心来、精益求精搞创作,把最好的精神食粮奉献给人民。必须把创作生产优秀作品作为文艺工作的中心环节,努力创作生产更多传播当代中国价值观念、体现中华文化精神、反映中国人审美追求,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有机统一的优秀作品。”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振奋人心。作为文艺战线的一名老兵,我感到热血沸腾、备受鼓舞。

   我们是人民的艺术工作者,要创作老百姓喜闻乐见的艺术作品,坚决抵制庸俗、媚俗的文艺作品。当今文艺界存在一种浮躁之气,名利为上。艺术创作一味贪“大”求“多”,满台充斥着大制作、大布景、大乐队……严重影响了艺术本身的舞台呈现。一些作品为了迎合票房,胡编乱造、格调低下,破坏了文艺市场。戏曲艺术是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作为一名戏曲工作者,更应该以弘扬中华民族的美德、弘扬社会正气为己任,传播积极向上、健康美好的正能量。

   体现一名艺术工作者的价值最终要看其有没有优秀作品。“没有优秀作品,其他事情搞得再热闹、再花哨,那也只是表面文章。”我从艺六十余载,正如我戏中所唱:“戏是我的魂,戏是我的命,戏是我的根”,我虽年届古稀,但仍然致力于艺术创作,活跃在舞台上,继续为老百姓歌唱。

   作为新时期文艺工作者,我们要紧跟时代潮流、把握人民需求,为人民抒写、为人民抒情、为人民抒怀,创作出更多人民喜闻乐见的优秀作品。要切实肩负起自己的使命和担当,弘扬主旋律、唱好正气歌、凝聚正能量,为人民提供更多的精神食粮,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坚守根基  引领风尚  服务人民

   于魁智

   习近平总书记文艺工作座谈会重要讲话发表以来,文艺界在深入贯彻讲话精神的时代浪潮下,取得了丰硕喜人的成果。我与京剧界全体同仁一道,以讲话精神为坐标,以坚守传统根基、引领价值风尚、服务人民群众为己任,紧抓精品创作,弘扬时代旋律,向着“高原”上的一座座“高峰”坚实迈进。

   我们坚定不移地贯彻讲话精神,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视作“精神命脉”“重要源泉”“坚实根基”,并“结合新的时代条件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美学精神”。京剧是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我们在创作中深入挖掘传统里蕴含的精神价值和形式特长,并赋予其时代新意。我参加创排演出的新编历史京剧《丝路长城》,描绘了唐太宗重开丝路、互市利民、交好万国的历史画卷,既弘扬了传统价值中的以德报怨和家国情怀,又赋予了互鉴共荣的丝路精神,艺术上也在继承旧有程式的基础上,创造出不少服务主题的新形式。

   我们坚定不移地贯彻讲话精神,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把爱国主义作为创作的主旋律”,润物无声地“引导人民树立和坚持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我参加创排演出的现代京剧《西安事变》,再现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的重大历史事件,礼赞了炎黄子孙面对外侮,同心报国、慷慨牺牲的伟大爱国精神,在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的背景下,映射出主旋律与新风尚的时代光彩。

   我们坚定不移地贯彻讲话精神,“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为人民抒写、为人民抒情、为人民抒怀”。我带团深入河北、山东、浙江、四川等地的社区、厂矿、学校,在贴近群众的过程中,收集创作素材,获取创作灵感,感知群众的审美诉求。

   未来,我将与京剧界同仁一道,继续以强烈的社会责任感紧抓剧目创作,以更多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的精品力作,开创京剧创作的历史新局面。

   提炼生活感受  努力探索创新

   李   莉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以来,从上海至全国民族文化艺术的繁荣景象有目共睹。作为身在其中的从业者,深受鼓舞的同时,也深感任重道远的责任。尤其在当今社会前行与经济发展的关键时刻,文化的坚守传承、艺术的光大创新已成为我们重要的现时代课题。

   这几年来,我带着上述课题在生活中提炼,在提炼中探索,在探索中创作。继《挑山女人》之后,我又写作了6部现代戏和历史剧:有弘扬革命先烈精神的《浴火黎明》、《党的女儿》、《八女投江》,有反映革命根据地人民献身精神的《太行娘亲》,有现代视角对历史题材重新审视的《吕后母子》,还有以当代优秀法官邹碧华为原型的《燃灯者》等,对如何在现代戏中讲好中国故事的体会尤深。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迫于生活压力,越来越讲究实惠,尽管他们心底依然有着热血与激情的“软肋”,但要想触动这根“软肋”,很难。记得有年轻人直言不讳地告诉我:“我们不想看那些不要命的英雄,他们离我们实在太遥远了,我们想看的是,他们如何从普通人成为英雄的真实心路历程,因为我们都是爱惜生命的普通人。”回顾我们的一些新创现代戏,往往因为存在着讲述故事常态化、人物描述单一化、舞台呈现繁复化、主旨理念口号化等问题而难以感动现代观众。因为,他们的文化教养与生活环境决定了他们看世界并不单纯,就审视现代戏剧来说,他们希望故事是能够接通现实体验的故事,人物是具有复杂性格并对当今生活有所启迪的人物,在好看好听的基础上,还能带给他们审美愉悦和情感共鸣。这无疑对我们的新创剧目尤其是现代戏创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作为编剧,在沉入生活中提炼生活,在平常事件中寻求突破,在深入思考中静心创作,也无疑成了现代戏创作前行的关键。我们创作者必须坚持扎根生活、坚持不断学习、坚持探索突破的新课题。唯如此,方能在当前“百花齐放、推陈出新,开创中国戏剧事业新生面”的前行路上,取得优异成果。

   戏曲现代戏创作:煎熬并惊喜

   姚金成

   戏曲现代戏难写难演,成活率低,优品率更低,似乎是不争的事实。

   我长期与专演现代戏的河南豫剧院三团合作,现代戏创作就成了我经常要面对的课题。从2000年至今,我先后为豫剧三团创作了《香魂女》、《村官李天成》、《悠悠我心》、《焦裕禄》、《全家福》5个现代戏剧本。可以说,每一部现代戏的创作,都是一次全新的挑战,都要经过十几稿甚至二十多稿的修改加工。而每一次重大的修改加工,几乎都充满着困惑、挣扎和煎熬。

   创作是作者和自己的作品“恋爱”。“情人眼里出西施”,如果你眼里没有“西施”,说明你不在恋爱状态,那你肯定说不出令人心潮澎湃的“傻话”,剧本也就写不下去了。而剧本研讨的重要功能却是要给你降温,冷静地评估、客观地分析,找出你“心中西施”的毛病和差距,才好再修改加工,向更高的标准攀登。

   观众和评论者的意见从来就是多种声音。有一针见血、醍醐灌顶的建设性意见,也有句句刺耳、求全责备的否定性批评。作为一个剧作者,如何能冷静、客观、智慧地对待各种意见,既坚持自己的艺术风格、艺术主见,又虚怀若谷、兼听则明,甚至做出必要的自我否定,就成了一个非常关键的课题。

   “文章都是自己的好”。要否定自己煞费苦心构思出来的情节、抹掉自己句斟字酌苦吟出来的唱词,在茫无头绪的思维荒原上重新开挖路径、寻觅珍珠,何其难也!正因为其难,这也往往成为一部戏能否突破瓶颈、渐入佳境、攀登高峰的关隘。

   “十年磨一戏”,好戏都是改出来的。改的过程,其实就是创作者煎熬、修炼的过程。“井淘三遍出甜水”,这种煎熬、修炼是有回报的。我与豫剧三团合作的这5部戏,都获得了令人惊喜的剧场成功,演出场次均在300场以上。《村官李天成》已超过800场。特别是豫剧《焦裕禄》,从2011年推出,至今已修改了24稿,可以说越改越成熟、越演越热络。由于观众反应强烈,影响所及,省内外已有20多个不同剧种的剧团移植搬演,成为了豫剧现代戏的新经典。

   体验生活的至真至美

   张曼君

   我是个对现代戏创作有些情结的导演,面对时代与生活,总觉得要有自己的担当,要留下在此创作中的心路痕迹。很多年前,我在总结排练湖北花鼓戏《十二月等郎》时,就以“贴着地气行走,让生活放飞吟唱”心得为题,对艺术家如何进行“走进生活、贴近时代”的创作谈了些体会。

   近年来,遵从这样的认识,我排演了数部反映现代生活的作品,如反映赣南苏区革命斗争的采茶戏《八子参军》、《永远的歌谣》,描写大别山革命根据地人民斗争生活的歌剧《八月桂花遍地开》,以京郊密云县抗日英雄母亲邓玉芬的事迹为蓝本的评剧《母亲》,反映乡村女教师坚守基层教育生活的湘剧《月亮粑粑》,反映惠民迁徙工程的秦腔《花儿声声》……取得了较好的反响,赢得了观众的好评。

   现在回顾创作经历,我更加坚定了面对生活、担当责任、攀登高峰的艺术追求。首先,我相信这样的“现实素材”永远不应是艺术家创造的障碍,它是生活之源、创作之本,因为充分体现人民生存状貌、彰显民族精神的浩然正气,必然是能够激荡时代并且穿越历史时空的。当然前提要在体验生活中,有感有情地塑造出有血有肉、足以令人可信的人物。本着精益求精、细打细磨的精神,力求认真做到把一定意义上的宣传品创作成为艺术品,把一时有其纪念价值的“现实素材”竭尽全力争取打造成记录生活、升华生活的传世之作。

   我的现代戏创作过程就是深入生活、汲取生活源泉的过程。采茶戏《八子参军》、《永远的歌谣》取材于我本已十分熟悉的赣南苏区的历史故事,作为土生土长的赣南人,对这片红色的土地了如指掌;为创作歌剧《八月桂花遍地开》,和主创人员赴“将军县”红安进行实地考察;排演评剧《母亲》时则深入京郊密云,面对这位“当代佘太君”英雄妈妈健在的亲属乡亲,唤起了所有主创人员的创作灵感。《母亲》在全国巡演了150余场,尤其是在密云演出时,老乡们流着泪为我们喝彩,让我们得到了生活给予的最好的馈赠,体会到了一个艺术家真正的价值。

   学习经典  继承传统

   王晓鹰

   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明确“创作是文艺工作者的中心任务”的意识,强调文艺创作要“扎根人民、深入生活”,这首先是要从根本上解决思想观念、艺术态度的问题。我们现在经常说中国戏剧的“大繁荣、大发展”,毫无疑问,中国戏剧目前的确十分繁荣,不过我们也应该清醒地认识到,“繁荣”并非完全等同于“发展”,繁荣是量的积累,而发展则应该是质的进步。这种所谓质的进步,对创作者是一种考验,考验我们能否透过对社会生活的表面观察和粗浅感受,在创作过程中挖掘出更深的精神内涵、生命价值甚至人生哲理。

   在这方面,那些世界经典名著的成功经验很有学习借鉴的价值。事实上,经典名著就是它所处时代的“原创作品”,就是那个时代的“现实题材作品”。我们该如何看待这些经典名著的深刻意义,如何领悟这些经典名著的成功之道?是把它们仅仅当作阅读欣赏、羡慕感慨的书斋之物,仅仅当作与我们社会政治、文化形态完全不同的异国风景,或是当作可以学一点窍门、借两个桥段的技术仓库,还是把它们当作关于戏剧规律、戏剧价值、戏剧意义的戏剧艺术教科书甚至启蒙读物?不同的态度决定了这些经典名著对于中国戏剧创作者不同层次、不同深度的影响。

   同时,我们还要从本民族的文化艺术传统中汲取营养。所谓“讲好中国故事”,我认为首先是要塑造有生命质感的中国式人物形象,表达有文化深度的中国式情感哲思,同时不可忽视的还有“用中国的艺术方式表达”,而且是在现代戏剧的艺术层面上的中国式表达。在这样的艺术表达中有意识地融入中华民族文化的底蕴和风采,在更高层次上体现民族戏剧的精神和气韵,逐渐形成一种植根在中国文化艺术土壤之中的现代化的舞台意象创造,由此让中国传统戏曲的美学特质在现代戏剧演绎中、在国际交流舞台上得以整体性地呈现、创新和发展。这也是我常说的“中国式的诗化舞台意象”或者“中国式舞台意象的现代表达”的意义所在。

   创作与演出并重,传承与发展共进

   韩再芬

   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文艺工作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以来,安徽安庆再芬黄梅艺术剧院认真贯彻讲话精神,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10年前,安庆再芬黄梅艺术剧院正式成立,中国戏剧家协会授予再芬剧院“中国黄梅戏发展基地”称号,也意味着我们肩负起传承发展黄梅戏的重任。2010年“再芬黄梅青年团”成立,一批优秀青年从社会各领域进入这个大家庭,剧院所有艺术家对青年演员传帮带。接着,再芬黄梅公馆开设,为青年演员创造实践平台。

   2015年再芬剧院开展《再芬黄梅·传承发展——再芬黄梅青年团五周年考核汇报演出》,一大批优秀青年演员脱颖而出,盘活、演熟了一批尘封已久的传统剧目,也移植、编排了一系列黄梅小戏。

   再芬剧院为把青年演员推上舞台,2015年上半年策划了全部由再芬剧院青年演员担纲主演的系列网络电视剧《后台很火》。该剧用最新的网络艺术手段展现了戏曲演员丰富多彩的生活。这是戏曲艺术与网络影视嫁接的一次有意义的尝试。

   再芬剧院坚守“诚实做人,勤劳做事,敬业平和,善待观众”的院训。剧院除复排了《女驸马》等原创经典剧目以外,还盘活及移植了大型黄梅戏《天仙配》、《孟丽君》、《五女拜寿》等10余部,盘活、创作了折子戏、小戏近50部,成功地创作了《徽州女人》、《公司》、《徽州往事》、《寂寞汉卿》、《靠善升官》等大型新戏。为适应时代审美需求,剧院成功推出黄梅戏领域第一部原创中型黄梅戏《途中》。今年,剧院特打造黄梅戏版《仲夏夜之梦》,纪念莎士比亚逝世400周年,吸引了大批年轻粉丝。再芬剧院于2015年11月在合肥安徽大剧院驻场演出22场大戏。

   今后工作中,再芬剧院将继续以习近平总书记文艺工作座谈会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导,把《元勋夫人》等新戏排好,把“再芬黄梅·品牌戏剧”的品牌用好,将黄梅戏传承与发展工作处处落到实处,争取年年出成果。

   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

   茅威涛

   为纪念汤显祖和莎士比亚逝世400周年,浙江小百花越剧团新创大戏《寇流兰与杜丽娘》将“汤莎对话、中国表达”的首演放在了英国伦敦的孔雀剧场,并受邀成为第一个在莎士比亚故居表演的中国剧团。在飞越英、法、德、奥的10场演、访聚焦中,赢得了西方戏剧界的尊重和热议,为“东西交好、文明互鉴”带来了福音。

   《寇流兰与杜丽娘》是“小百花”继《春琴传》、《江南好人》、《春香传》之后第四次涉足具有世界戏剧话题的创作,体现了“小百花”高度的文化自信和使命担当。

   作为一名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越剧传承人,我一直力图让作品的每一次呈现都具有创新精神、时代意义、普世情怀。一段时间以来,中国戏曲举步维艰,这与缺少传承中的创新关联至深。我深信只有来源于群众、照应于时代、变革于观念、凝练于内容的作品,才能回应“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才能赢得时代精品的幸存,才能彰显具有独特审美风范和中国精神的戏曲魅力。

   从上世纪80年代的创团大戏《五女拜寿》到《陆游与唐琬》、《西厢记》、《红丝错》、《孔乙己》、《藏书之家》、《春琴传》的“六度文华”,从享有“蝴蝶外交”美誉的新版《梁祝》到“汤莎合剧”《寇流兰与杜丽娘》,从即将亮相的国家艺术基金资助项目《吴越王》到业已进入定点构作的“中国·越剧场”之开幕大戏《三笑》,年年推新的剧目生产将“小百花”不断引向舞台事业的新高峰和新起点,也正因此,才造就了“继承经典、发展经典、创造经典”为艺术使命的“小百花”团队。而这些笃定恒心、倾注心血的作品,时至今日,仍然代表着越剧的今天,深受人民群众喜爱。

   “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一直是我面向世界和对话世界戏剧的不二情怀。今年9月10日,“小百花”与中国侨联签订三年战略合作协议。在此期间,“小百花”将充分联手中国侨联活动平台,致力于“走出去”,并力图使“弘扬中华文化”在海外形成新亮点,构建新常态,开创新篇章。

   努力做真善美的传播者

   孟广禄

   作为一名文艺工作者,我始终把京剧当成永远追求的事业,忠诚于它,积极践行“为人民大众服务”的宗旨,为人民唱好京剧。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讲话以来,我始终牢记“创作是文艺工作者的中心任务”,结合自身生活实际,投身我所爱的京剧事业,积极进行艺术创作。艺术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艺术创作需要作为文艺工作者的我们根据日常生活中的所见所闻,寻找灵感、用心体会,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搞好创作,才能努力做一个真善美的传播者,为人民群众奉献高水平、接地气、有内涵的优秀文艺作品。

   当前,社会上有一些文艺作品质量堪忧,行业内部有一些人十分浮躁,不能脚踏实地,难以创作出经得起时代和人民检验的好作品。作为一名京剧演员,我有幸赶上了京剧艺术的好时期,得名师传艺,完整地继承了京剧艺术的精华,这是我得以创作出优秀作品的坚实基础。作为党和国家培养的文艺工作者,拒绝浮躁、打造精品,是我们肩负的历史使命,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创作出反映时代精神、反映人民心声的作品,才能运用传统艺术的表现方式展现具有时代特点的优秀经典文艺作品,才能以京剧艺术为媒介,讲好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正能量的中国故事。

   当我看到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我们国家几十年来的巨大变化和文艺工作者政治地位的不断提高,我日益感受到发展京剧事业的无限前景以及京剧赋予自己的重任。作为一名文艺工作者,需要从包罗万象的艺术土壤和丰富的生活土壤中汲取营养,需要在文化上修炼自己,提高自己的素质。我要真正做到在艺术上高标准、严要求,生活中与人为善、以德服人,在新形势下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努力做一名对自己从事的文艺工作有着执着追求、对自己的为人处世有着严格要求的合格的共产党员,在党的领导下,为广大关心热爱京剧艺术的群众奉献一份力量,让京剧艺术焕发出时代的生命力。

   用心创作有筋骨、有道德、

   有温度的文艺精品

   张凯华

   近年来,国家京剧院以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引,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狠抓剧目创作和艺术生产。从2014年开始,由艺术指导委员会把关,我院组织院内外专家反复论证、认真研讨,制定了2015年至2019年艺术创作规划。2015年,我院重点创排了现代京剧《西安事变》,移植改编新编历史京剧《伏生》、实验京剧《浮士德》。这3个剧目从现代戏、新编历史剧和对外文化交流的实验京剧3个方向,体现国家京剧院的创作风格。

   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我院重点推出现代京剧《西安事变》。该剧集结了以孟冰、娄迺鸣、孙桂元、唐建平、谢振强为主的创作团队,汇聚了由于魁智、朱强、李胜素领衔的演员阵容,还邀请党史、军史专家对剧本进行严格把关。今年,我院继续修改打磨刚刚入围2016年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创作扶持工程的《西安事变》,10月底该剧将赴西安参演第十一届中国艺术节。

   新编历史京剧《伏生》移植改编自同名话剧,我院重点抓剧本创作,历时一年半对剧本修改打磨。该剧汇集了编剧孟冰、罗周,导演王晓鹰、荀皓等主创,张建国、魏积军等主演。该剧2015年12月首演,先后进行了4轮演出,目前还在继续加工提高。

   根据歌德经典名作《浮士德》改编的实验京剧《浮士德》,由国家京剧院与意大利艾米莉亚罗马涅剧院基金会共同出资、联合制作,中、意、德三国艺术家联合创演,由我院年轻的创作团队担纲主创。该剧2015年参加意大利艺术节并巡演12场,在当地引起强烈反响。2016年,实验京剧《浮士德》片段受邀参加“中德青少年交流年开幕式”演出。今年11月,该剧还将在意大利8个城市巡演23场。

   2016年,我院紧紧围绕创作这一中心工作,为庆祝建党95周年、长征胜利80周年,创排改编自同名歌剧的现代京剧《党的女儿》已于9月28日至30日首演,获得好评。

   一切为了孩子  打造精品力作

   尹晓东

   今天的少年儿童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接班人,“中国梦”将在他们的手中从理想化为现实。通过优秀的儿童剧作品,引导未成年人追求真善美,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崇高事业。剧院通过多次组织全院同志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更加明确了努力的方向。

   一是要树立正确的创作导向。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作为儿童戏剧工作者就是要坚持“一切为了孩子”,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以中国精神为灵魂、以“中国梦”为时代主题,深入少年儿童的现实生活,不断汲取创作源泉。两年来,《红缨》、《时间森林》两部现实题材儿童剧演出后,学生、老师和家长纷纷在网上留言,给了我们许多鼓励,更加坚定了我们的创作方向。

   二是要勇攀艺术高峰。积极学习和借鉴古今中外优秀戏剧文化成果,是打造精品力作的有效途径;尊重儿童剧的艺术规律,坚持寓教于乐的创作理念,发挥儿童戏剧的教育作用,是必须坚守的创作原则;善于继承,勇于创新,创作出“让人动心,让人们的灵魂经受洗礼,让人们发现自然的美、生活的美、心灵的美”,是儿童剧创作应当努力的方向。两年来,我们重排《马兰花》、《宝船》、《东海人鱼》,力争让经典绽放出时代光芒。

   三是要不断完善创作机制。建立健全专家论证、剧目研讨和观摩学习制度,剧目立项之初加强专家咨询、论证和评估;新戏上演后广泛听取专家和观众意见;组织创作人员集体观摩学习,开阔视野,提高专业素养;建立艺术家体验生活长效机制。

   四是要始终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剧院深入开展“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主题实践活动,把服务基层和体验生活结合起来。两年来,“温暖童心——优秀儿童剧走进基层”公益演出活动走进了遵义、黎川、三明等十几个老少边穷地区,把最好的精神食粮奉献给更多的孩子;充分发挥自身的专业与资源优势,对口帮扶小学艺术教育,积极开展艺术普及工作。

版权声明 隐私声明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Copyright©2010-2017 All Right Reserved版权所有:中国国家京剧院 京ICP备14028447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461号

电话:(010)58519688传真:(010)58519608信箱:zhongguojingju@vip.sina.com 总访问数 :22532577